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复制链接]
查看1267 | 回复0 | 2014-6-17 0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包括中国总理李鹏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5月开始,历经5次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完成。“6.17即为”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共识的日子。在1994年10月14日至15日于巴黎举行的公约签字仪式上,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公约。为了有效地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执行与自己和后代密切相关的“防治荒漠化公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国际联合防治荒漠化行动,迎合国际社会对执行公约及其附件的强烈愿望,以及纪念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其中包括: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荒漠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协同国际间的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继内罗毕会议之后,于1978年成立了防荒漠化行动中心,旨在帮助有关国家制定防荒漠化计划,评估全球范围的荒漠化状况,开展专业培训。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的筹备阶段,荒漠化问题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这期间,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与工业化国家关心的森林公约相比,荒漠化问题受到了冷落。经过努力,各方终于达成共识,认为应该制定一项荒漠化国际公约。【转】 190 138190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