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 山 之 魂

[复制链接]
查看1261 | 回复0 | 2010-11-1 11: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介休市,是北方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新兴城市。在城西南二十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山岳——绵山。
绵山,绵延起伏、层峦叠嶂、林木茂盛、空谷鸟鸣、飞瀑流泉、遍布山腰,可谓山色溪声,人间仙境。其山又称介山,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从臣介之推偕母隐居并殉难之地。流传至今的寒食清明节就源于这一段历史。
两千六百年前,介子推背负着他的母亲来到这里,过起了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其后他被安葬在这里,后人称其为介山。史称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其间倍受流离之苦,曾将自己股上的肌肉割下来,熬成汤让重耳充饥。重耳当时很受感动,待重耳返国为君后,封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偕母隐居绵山。晋文公追到绵山来寻他,他不肯出来,文公放火焚山逼迫,他不改初衷,母子相倚烧死在一株大柳树下。文公见状,放声大哭,哭声震野,后人称此处为哀号坡。屈原在其《九章·惜往日》中写道:“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可谓是这一段历史的记述。
绵山的主要形胜是介公岭,在介公岭的半山腰里,苍翠的松柏之中簇拥着一座秀丽端庄的重檐亭,红柱黄瓦,在绚丽的阳光下,交相辉映,这就是“足下亭”,是为纪念介之推而建造的。南朝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写道“介子逃禄隐迹,抱树而死,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呼,足下’”。后人为纪其事,遂建此亭。故“足下”之称也由此而来。再拾级而上,岗峦上有一高台,名叫“思烟台”,台甚简陋。人登其上可发思古之幽情。东晋时王嘉的《拾遗记》载:“晋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之推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由此又引发出介之推没有死,化名王光,在东海买扇的故事。白鸦也化作一座山岩留在这里,人们叫他为“白鸦山”。
介之推死后,不少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功不言禄的贤臣,建立了介公祠,在介公岭幽深的山凹里,有一座巍峨壮丽的介公祠,可谓神仙洞窟。石窟高22米,宽40米,进深25米,正中供奉介公神像高11米,神态端庄,古朴凝重,两侧是介母和解张。窟内两壁间悬塑介公故事,栩栩如生。 窟口三层抱厦飞檐,十分壮丽,整个庙貌气势恢宏,不愧为“天下第一洞窟”。据碑载:“后赵明帝降诏:‘子推`祠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明代杨巍曾来凭吊介公,有诗云:“龙蛇寂寞一祠存,浊世谁知处士尊。请向绵山寻旧迹,火能烧骨不烧魂”。
在介公岭之巅,有一圆丘,它是介之推的坟墓。据传介子推母子被焚后,晋文公将其遗物:“拾而窆之”,依山为墓。宋真宗咸平五年《大宋国寺院灵境碑》中有“当山有晋文公忠臣介子推见于山,上有敕葬陵墓矣”的记载,并有宋、元、明、清碑碣十数通,镌刻着后人的吊言之作,催人泪下,游人至此无不对这位“惟诚惟信”志在清明的古代贤人肃然起敬。
唐人卢象《寒食》诗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在介子推殉难之日,晋文公下令:“民间不得举火,家家寒食”,时间为一月。至三国时曹操改一月为三日。因介子推殉难日恰逢清明节前一日,后逐渐两节合过,俗称为寒食清明节。北魏贾勰《齐民要术》中记述:“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名曰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也。国中流行,遂为常俗”。至唐开元二十年,朝廷敕令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从此民间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规定的拜扫节。此活动魂系海内外的华夏子民,介公祠辟有寒食文化展厅,游客在拜谒介公祠后可到此参观,展厅内以真实的史料展示寒食节从诞生到鼎盛以及淡忘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游人可以从中领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介子推的伟大人格。 25.jpg 24.jpg 23.jpg 22.jpg 21.jpg 20.jpg 19.jpg 18.jpg 16.jpg 17.jpg
650 138650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