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访水

[复制链接]
查看1576 | 回复0 | 2010-7-31 0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jpg 绵山访水
绵山凭借其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了无数人探幽访古,其实绵山的自然景观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哀嚎坡下的水涛沟即是这样一个美不胜收的地方。
在绵山的绵绵山谷中,水涛之声格外悦耳。一溪碧水从南而来,顺着山势,汩汩而流,发出咚咚的水声。
17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游历过此处,勘查水源。在《水经注》中说:“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北流经石桐寺。称石桐水。它起源于马跑泉,据说是唐代名将尉迟恭马跑出泉。
走进水涛沟,一座小峰耸立于涧水之中,苍翠如璧,形似香炉,人称说法台。说法台下,溪水缓缓,水中倒映出两旁的青山。沿着溪水旁修建的小路溯流而行,地势逐渐变高。谷内涧底堆积了无数的卵石。
小如拳头,大到汽车,挡住了溪流的方向。溪水时而穿过卵石间的缝隙咚咚流淌,时而漫过大石哗哗而下,清脆的流水声和水流撞击在巨石上发出的低沉的回声,极具穿透力,在幽静的山谷中交织出旋律优美的交响曲,不负水涛沟其名。
溪水两旁,或左或右被人修出静谧的小路,游人可沿溪水溯流游览。溪水两侧的山坡,草木青翠,既有茁壮生长的小树,也有百年以上的枯木,因为保护得好,无人攀爬,绝对是原生态。与绵山的寺庙、道观、祭祠等具有厚重文化、历史底蕴的建筑相比较,水涛沟回归了自然,也让人放松了许多。
山高、涧深,已是上午九点多了,沟内还不见阳光照射进来,青草绿树在深山密林之中呈现为墨绿之色,既清幽,又显得有些神秘。人们在溪水之中建有不少雕塑,活泼了气氛,又增添了情趣,仙童坐龟、水牛竞渡、仙鹤齐舞、蓑翁独钓等作品栩栩如生。溪中的七星仙桥,涧旁的太公峰、莲花峰,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溪旁的五龙树尤其引人驻足观赏,一株三四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长到一人来高便分出五枝巨大的臂杈伸向空中,五臂之间围出一个空间,有人在其上用荆条编出了一个巨大的网栏及坐椅,可供游人休息,远远望去,极像鸟儿在树上做的一个大巢,引得人们纷纷拍照留念。
十里涧沟,越走地势越高,涧水落差加大,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有的瀑布落差不大,宽度却大,像一堵水墙挡在前面;有的瀑布宽度不大,落差却大,水流像一串碧玉,你追我赶,从天而下。其中的五龙飞瀑落差约有七八十米,转折之间,有如白练搭在山间。
沟底越来越窄,山却显得更高,水涛沟使人感觉更加深幽。溪水边上的小路崎岖、逶迤,有的地方搭起了栈道、铁索。
走到水涛沟的尽头,是两座山的山脚汇接处,中间卡住一块巨石,溪水漫过巨石,从上而下,抛出一个弧线,使水流与巨石之间有了一个空间。让人惊奇的是,这块巨石是个岩洞,有石门,还有石窗,而且从山脚到巨石有一条一足之路,在水瀑与山石的缝隙间,人们能够爬进洞里。人在洞里,溪水越过头顶哗哗而下,石门、石窗被挂上了一幅水帘,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帘洞!
水帘洞即是水涛沟的尽头。水帘洞上是不是会有一潭碧水?潭水之上还有什么?水涛沟之游,意犹未尽。
1.jpg 2.jpg 3.jpg 4.jpg
510 138510 | 釒 釒
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