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从“煤城”到“湖城”

[复制链接]
查看1794 | 回复1 | 2014-6-27 1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海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城市,“煤城”曾是外人眼中乌海最鲜明的形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的基本建成,一座118平方公里的城中大湖正在形成。它洗去了人们心中的“煤城”印迹,呈现出一座“塞外湖城”新形象。   乌海地处乌兰布和、毛乌素和库布其三大沙漠交汇处,历来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绿色和水是当地人们最渴盼的。得益于母亲河的福祉,黄河臂弯里的乌海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水”的文章,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及乌海湖的形成,翻开了该市经济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该市市委书记侯凤岐曾说:“如果把乌海的城市发展定位在100年,那么前50年已经在‘乌’字上做足了文章,后50年要继续在产业上做文章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海’字的文章。”   围绕“海”字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环乌海湖规划建设,引领乌海由工矿服务型城市向“沙地绿洲、水上新城”转变。该市加快了滨河新区建设,滨河景观带、沿黄景观长廊和绕城水系的建设,吸引区域人口和公共服务功能向环山环湖集聚。在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又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园林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山水宜居城市。   “海”字的文章更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也加快该市向低碳产业迈进的步伐。作为以煤炭等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城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资源型产业仍是当地产业的主导。该市按循环经济思路,以产业链为抓手延伸发展,通过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最终将黑色的煤做成绿色的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通过精细化工突破地区局限,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资源型产业的转型。环乌海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构想,让经济转型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围绕乌海湖这片“海”,随着人口、资源和技术的集聚,环乌海湖区域将成为该市打造区域服务中心的重要支撑。这一区域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前景最被人们所看好。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是国家5A级景区宁夏沙湖面积的5倍,并且城市之中融大漠、黄河于一体,在全国仅此一处。在这里,大漠、平湖、城市、飞鸟、沙山、驼铃6大景源有机结合,景观壮丽,又别具风情和特色。乌海以“中国书法城”等城市特色文化为依托,借助乌海湖正着力发展集山水、沙漠、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   或清晨,或日暮,或风清日丽,或沥沥雨后,漫步乌海湖畔,与黄河亲近,和大自然相融,看水波荡漾,听涛声拍岸,正成为当下乌海人的生活习惯。目前,每天来乌海湖游览的本地和外地客人有四五千人之多。   长河起雄坝,大漠出平湖。乌海正经历着“煤城”到“湖城”的历史性变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在自治区西部呈现。 067 138067 | c c
拉灯 | 2014-6-27 14: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好 再配上一些商家的摄影作品就完美了 562 138562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